2010年8月23日 星期一

石美人 Melanotaenia boesemani

在國內,會仔細看水族雜誌的人似乎不多
所以最近突發奇想,又決定把過去在雜誌裡寫過的一些東西放在這裡,並且重新設定了blog的方向,除了原本的將魚為主、小型蛙為輔之外,會陸續再加上其他從我寫過的觀賞魚文章裡節錄的一些內容
這些內容和照片,都是我寫的,所以版權共屬於我本人以及刊登該文的出版社
本人十分厭惡不經本人同意就私自複製盜用本人心血結晶的人
尤其是直接複製就當作自已的圖文然後po在網路上
一點尊重原作者的意思都沒有
我很樂意把我自已的經驗和查到的資料放在網路上跟大家分享
但請不要作盜用與佔為已有這種缺德的事

這次就用彩虹魚的系列起個頭先















石美人 Melanotaenia boesemani

石美人最早是在西元1954至1955年間由一群前往西巴布亞島(West Papua;即今巴布亞新幾內亞)探險的荷蘭探險隊所採集並保存。西元1980年,Gerald R. Allen與Norbert J. Cross兩人根據此已浸泡保存在博物館中的標本進行正式描述並以最初採集到此魚模式標本的Marinus Boeseman博士之名為其命名,而成為石美人最早的命名記錄。然而,在正式命名之時,Allen與Cross兩人看到的是石美人經過化學保存液浸泡而變質的外觀,並未親眼見過石美人真正的體色。直到1982年,Gerald R. Allen在前往Vogelkop半島的途中才有機會採集並真正見識到活生生的石美人。其後,當時著名的野生魚採集者Heiko Bleher將野外採集到的石美人引進至歐洲市場,此後石美人在國際水族市場中嶄露頭角。


成魚體長約10cm左右的石美人外觀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其前後兩段式不同的體色表現,而這種表現會隨著魚隻的成熟度增加而更為明顯。其頭部與身體的前半部體色以藍灰色至橄欖綠為主,搭配鱗片上閃礫的深藍色金屬光澤;身體的後半部與後背鰭、臀鰭與尾鰭的顏色則為鮮艷的橘紅或橘黃色,偶爾轉身時的角度又閃耀著略帶黃綠色的金屬光澤;而在這兩個區域的交會處,若隱若現地會出現一至三條深淺色交錯的橫紋。隨著魚隻的成熟度,頭部與身體前半部的顏色會轉成帶有藍色的深灰色,而後半部則會轉成更為飽合的鮮橘紅色。



在野外分布上,石美人分佈於印尼伊里安查亞(Irian Jaya)Vogelkop半島的Ajamaru湖、Aitinjo湖與Hain湖域中。其棲地為乾淨的淺水域,環境中同時有大量的植物分佈。原生水質條件為中偏鹼性(pH 7-8)、中至高硬度(dH 9-19)、溫度28℃左右。

基本上,石美人的雄雌魚體色均相似,而兩者在外觀上的差異主要還是在於一些細微的重點。其中,雄魚有較高的體高、且背鰭末稍有延伸,體色相相對地較為亮眼;雌魚體高則較低,背鰭末端沒有延伸而使得鰭形較為圓潤。


 
 
 
 
 
 
 
 
 
 
 

4 則留言:

  1. 感謝國寶大的無私的分享!
    因為通常一般人看到哪種魚漂亮就買回來養,
    也很少會去瞭解它的歷史背景。

    回覆刪除
  2. 有些觀賞魚,包括將魚,牠們的發現歷史是非常有意思的
    而其原產地的環境與水琪狀況,更是水族箱內飼養繁殖成功的最好依據
    如果能夠在看到魚漂亮就買回來養之外,更延伸了解這些事情
    是能夠大大增加水族這項嗜好的廣度與深度的
    就像收集一些老相機,從中知道相機當時製造時的時空背景,甚至發現它們跟世界大戰或東西德分裂等歷史事件有關
    那收集的,就不再只是一些金屬零件了
    也不再會讓這隻魚多少錢、能不能便宜一點、比價殺價等這種瑣事壞了水族這項嗜好

    回覆刪除
  3. Rainbowfish 家族除了活潑好動外
    同類間的肢體語言也另人目不暇給

    回覆刪除
  4. 謝謝大大~~
    但這些內容被很多網站抄走⋯
    連百度都抄⋯文字連更動都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