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梳尾鱂屬南美一年生卵生鱂魚及其相關屬別

因為兩個寶貝小孩日漸長大,加上新計畫、新實驗、搬新家、規畫新主題的水族文稿與照片,這半年來實在忙得不容易有時間和力氣太常更新部落格
連許多朋友的留言也都沒check,實在很抱歉
趁著這兩天舊實驗結束、新實驗準備開始的空檔,我打算把最近的一些登過的水族稿稍微整理起來,放上來這邊
讓一些水族資訊能夠更完整呈現
將魚一定是要有的,另外也會開始穿插一些燈魚、坦魚、迷鰓的

首先就先來談談梳尾將類

-------------------------------------------------------------------

以下依序為:

Gnatholebias zonatus 斑節頜梳尾鱂
Aphyolebias peruensis 斑節(琴)梳尾將
Aphyolebias schleseri 雪莉梳尾將










 











 
 


梳尾鱂屬最早於西元1897年由Garman所成立,當時其內魚種僅有一種,即是作為其模式物種的長鰭鱂(Pterolebias longipinnis)。梳尾鱂屬屬名的由來,是形容其雄魚寬大的魚鰭(特別是腹鰭)像翅膀一般(pteros-為翅膀(wings)之意),因此亦有人稱之為羽翅鱂屬。在1912年一篇由C.T. Regan對包含梳尾鱂屬在內的多個屬別鱂魚再次進行審視檢討的論文中,描述此屬()外觀上最大的特徵,包括體長為8公分左右,具有大而寬的尾鰭與鰭條延伸甚會超過其臀鰭末端位置的腹鰭。而在1930年代之後,陸續又有其他魚種被描述、發表與歸類在梳尾鱂屬之中;而至著名的卵生鱂魚學者Lynne R. Parenti(1981)對所有齒鯉目(Cyprinodontiformes)魚類所進行的統整之時,梳尾鱂屬底下包含五個物種,除了前述的長鰭鱂之外,尚有斑節梳尾鰭(當時學名為P. peruensis;現則為Aphyolebias peruensis)、博克曼梳尾鱂(P. bokermanni)、斑節頜梳尾鱂(當時學名為P. zonatus;現則為Gnatholebias zonatus)與霍格頜梳尾鱂(當時學名為P. hoignei;現則為G. hoignei)。在那之後,尚有數種體型與之相似的新魚被描述發表與歸類在梳尾鱂屬當中,直到西元1998年該屬有了一個重大變革。


西元1998年,Wilson J.E.M. Costa利用形態與構造重新檢視河鱂科魚類的分類與親源性,不僅建立了南美產河鱂科魚類群之間的親源關係),更重新檢視包含梳尾鱂屬在內魚類分類位階的有效性,進而為原屬於梳尾鱂屬的魚類另外成立兩個主要的新屬別頜梳尾鱂屬(Gnatholebias)與琴梳尾鱂屬(Aphyolebias)。頜梳尾鱂屬的模式物種為斑節頜梳尾鱂,而屬名來自於希臘文gnaqox,即下頜(jaw)之意,用以形容此屬兩成員--斑節頜梳尾鱂與霍格頜梳尾鱂均有一較長而粗的下頜構造。近年國內曾有斑節頜梳尾鱂引進的記錄(國內業者將之稱為ZON)。琴梳尾鱂屬之模式物種則為斑節梳尾鱂,屬名是由兩個字所構成,即非洲產琴尾鱂屬(Aphyosemion)的字元Aphyo-與命名河鱂科魚類分類群常用的字元-lebias,用以描述此屬魚類的外觀與琴尾鱂屬相似,均為細長型體型、尾鰭有鮮艷的顏色與近乎琴尾(lyre-tail)的形狀。目前琴梳尾鱂屬底下共有約八種已命名種,其中斑節梳尾鱂與雪莉梳尾鱂(Aphyolebias schleseri)在近年均有引進國內的記錄。至於梳尾鱂屬在歷經1998年的大變革之後,其內僅剩下兩個確定物種,即模式物種長鰭鱂與另一美麗的魚種雉紋梳尾鱂(P. phasianus;國內玩家直接稱之為PHA),以及幾個分類地位尚未與長鰭鱂釐清關係的魚類。
 
體型方面,上述梳尾鱂等三個屬別的魚類,體型屬中型,最大體長從67公分至12公分左右的種類均有。一般而言,這一類的南美一年生鱂魚在飼養上都不會太難,但有部份魚種因為喜好較低水溫(20-25)的關係,讓身處夏天溫度較高的國內玩家們較感困擾。通常,因為代謝較為迅速,一年生卵生將魚不僅食量大,而且搶食的行為也較積極,梳尾鱂相關屬別的魚類也不例外。食性上屬肉食性的牠們對於各種活餌與生餌的接受度均十分高;然而,面對人工飼料的投餵,許多個體是可以達到寧死不屈的固執地步的,尤其是進口的野生魚。因此,活餌生餌的準備是飼養這些魚類時所必備的。因為體型不小的關係,再加上這類的雄魚通常具有較強的競爭性,飼養梳尾鱂相關屬別的魚種除了足充的食物之外,尚需要較大而複雜的空間,以供較為弱勢的個體躲避。
梳尾鱂及其相關屬別魚種的繁殖模式屬魚卵需經過乾燥期的一年生模式。牠們在交配時會鑽入產卵介質當中,因此在繁殖缸中需要放置深度較深的泥炭土作為其產卵介質。通常,為了避免個性激進的雄魚會對雌魚造成緊迫影響,繁殖時建議採一公多母或少公多母的方式來搭配。作為種魚的個體需餵食大量且多樣化的食物,以提供其足夠的養份。只要空間與產卵介質的提供不成問題,種魚成功產下魚卵就不會是問題。因此,通常會建議開始繁殖後的兩週左右就可以採收介質出來,檢視是否有魚卵,並進而乾燥保存待其發育。繁殖梳尾鱂類的魚類時,最大的問題並非在於讓牠們產卵,而是在於產卵之後的保存與等待。一般而言,大部份梳尾鱂類的魚卵乾燥期至少約需510個月左右,不僅考驗飼主的耐心,也讓魚卵在介質中的保存充滿了不確定性。常見的情況是,明明在收卵之時可以看到大量的琥珀色健康魚卵在介質中的,但放著放著就會發現牠們越來越少,甚至到最後孵不出任何小魚出來。對於這種狀況,資深玩家們的建議包括:(1)泥炭土在使用前要徹底煮沸殺菌(特別是水黴菌)(2)將介質放置於容器中讓種魚自行進入產卵,而餵食時亦避免讓殘餌穢物進入到容器中的介質裡;(3)魚卵與介質在乾燥期要維持一定程度的溼度 (國外的說法是像「新鮮煙草」般的程度)(4)約每個月要定期檢視,避免放置過久。
 
提到頜梳尾鱂時有一個特別的地方不得不提。前面提到,頜梳尾鱂屬底下有兩個魚種,斑節頜梳尾鱂與霍格頜梳尾鱂。這兩種魚在委內瑞拉(Venezuela)奧瑞諾可河(Orinoco river)上游的支流中是共棲的。兩者外觀上幾乎相同,最大的不同點僅在於,斑節頜梳尾鱂有明顯的體側斑節紋路,而霍格頜梳尾鱂則無。因此有一度被認為兩魚種其實都是同一種的不同型態。不過,John F. Elder, Jr.等人(1991)發現,這兩種魚的染色體(chromosome)不僅成對染色體數量不同(斑節頜梳尾鱂為42;而霍格頜梳尾鱂是46),型態上也不一樣。因此而確認牠們不僅是各自獨立的物種,而無法配對的染色體更不可能讓牠們發生雜交情況。

 
參考文獻:

Costa W.J.E.M., 1998. Phylogeny and classification of Rivulidae revisited: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nnualism and miniaturization in rivulid fishes (Cyprinodontiformes: Aplocheiloidei). J. Comp. Biol. 3(1), 33-94.

Elder J.F.Jr., Turner B.J., Thomerson, J.E., Taphorn D.C., 1991. Chromosomal divergence and heterogameity in two annual killifishes of the genus Pterolebias. Genome 34, 674-677.

Parenti, L.R., 1981. A phylogenetic and biogeographic analysis of Cyprinodontiform fishes (Teleostei, Atherinomorpha).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68(4), 335-557.

Regan C.T., 1912. LXI.-A revision of the Paeciliid fishes of the genera Rivulus, Pterolebias, and Cynolebias.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Series 8, 10:59, 494-508.


國寶

 

10 則留言:

  1. 感謝國寶文章。梳尾將屬我自己也有PHA卵慢慢不見的經驗,真的如您內文所說,他們的卵大粒又好找,明明是健康卵而非白卵,但就是會消失得不見蹤影,兼以很長的卵休眠期...著實讓人頭大。

    回覆刪除
  2. 國寶先生你好,很感謝此篇文章的介紹,目前我手上正好有文章中提到的品種,P. bokermanni x 2亞成魚、G. hoignei X N隻一個月大小魚、P. longipoinnis待土中和P. peruensis待土中,其中peruensis由於賣家所使用的泥炭土質地太細,卵不易尋找(實際上根本沒找到過....),曾經在土壤回收桶內發現乾掉的白卵,原以為卵化光了才放棄丟掉,好似此品種魚卵較小或較容易粘連土壤,找不著卵很無奈,凡事都成了一種猜測。另外想請問教授您是否孵育過peruensis,能否也提供魚卵保存和下水的方式(例如保存溫度、保存容器、光線、下水的容器大小、掩蓋過土的水量、PH質、水溫等等),此魚的挑戰性頗高,非常希望能得到經驗者的傳授,拜託了!

    回覆刪除
  3. To fish soup,
    peruensis我飼養的經驗不長久,約已是數年前的事了。
    但我記得收卵和孵化並沒有特別不同之處,印象中也沒遇到什麼困難。
    魚卵保存過程中,我的一年生魚卵都是裝在封口袋中再丟到一個大保麗龍箱裡保存。
    保存溫度、下水水溫沒有量。下水的容器就是一般的塑膠臉盆、水深就是蓋過土之後再多約3-5公分左右(不是很精準),水是去氯的自來水。

    國寶

    回覆刪除
  4. 了解,畢竟養鱂也好一陣子了,不可預知的狀況太多,慢慢克服囉,希望不久的將來可以和你分享喜訊!謝謝。

    回覆刪除
  5. 剛剛在FB公開社團 Killifish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766957938670&set=o.6437962695&type=1&theater)
    中發現「卵生鱂魚的飼育與賞析」被推薦了!

    回覆刪除
  6. Dear fish soup,
    已從老爹上得知,謝謝你的分享

    國寶

    回覆刪除
  7. 國寶大你好:
    小弟手上有一對Simpsonichthys parallelus大約8個月大,母魚有時肚子大到卵掉出來,公魚有時也會去追母魚,問題來了,他們就是不繁殖,產卵容器一個月檢查一次都沒半顆卵@@,想請教您一下如何塑造原生地產卵水質環境,PH值,軟水,導電度,水色,溫度 是否哪些需要營造,我都只是用這邊PH7.5自來水換水,水色的部份用T牌黑水,溫度採自然沒加溫,水質不酸,似乎養大沒問題,繁殖卻不行,或是您有其他方法能指導一下 感謝 ^^

    回覆刪除
  8. Dear Fox Yang,
    首先,恭禧你擁有了一隻鱂魚玩家眼中的夢幻級一年生鱂魚。牠可是讓許多國內外玩家魂牽夢縈的魚種呢!話說回來,牠之所以是夢幻級,代表牠的繁殖與保種是充滿難度的,這是飼養鱂魚時不變的定律。我不像你這麼幸運、能夠擁有飼養與親眼觀察牠的經驗,所以能夠具體幫忙之處不多。不過,以我的經驗,會追母魚但介質沒有卵,可能的原因有幾個,(1)介質不受牠們的喜愛(不知你用的是何種介質?);(2)也有可能代表魚卵數不多,並非沒有,只是你沒找到(據資料上顯示,parallelus的卵較小;有些南美一年生魚卵具輕微黏性,會在卵外黏附介質,觀察不易,但我不確定此種是否如此);(3)魚卵未受精,很快就發白化掉(但這點通常是在收卵之後才會發現)。另外,你提到,公魚會主動追母魚,是表示公魚會去追趕、追咬母魚?或是追求母魚、試圖靠近牠呢?

    國寶

    回覆刪除
  9. 國寶兄,
    不知道能不能把你的部落格連結放進我的部落格?
    這是小弟我的部落格:
    http://blackeirose.blogspot.com/

    謝謝

    回覆刪除
  10. Hi bro.. I'm from Indonesia.. Could i know your email please? I interest buy from you... If you mind, i want ask more about your killis and shipping.. Sadly i can't read chinese for read this blog... Could you help me for chat in English?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