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Aphyoplatys duboisi


Aphyoplatys duboisi

最近一兩年有貿易商從非洲線陸續進了幾種對於將魚玩家而言都是極為珍稀的野生將魚
之前的紅翅七彩藍眼燈Poropanchax brichardi就是其中之一
而這次的Aphyoplatys duboisi也是
事實上duboisi已經是第二次進了,這次的數量比上次多、魚隻狀況也比上次的好
唯一的缺點就是多數都還尚未完全成熟發色

duboisi是極為迷你的小型將魚,比知名的Diapteron對翅將屬都還細小
在分類上是被認為介於Aphyosemion和Epiplatys之間,這由其屬名即可看出
比較特別的是,根據資料,雄魚在求偶時會有在雌魚面前舞動的行為
可惜我捉的第一批真是敏感到了極點,成天躲在缸子後方的水妖精附近,別說舞動了,我連種魚都看不是很清楚
而這次捉的第二批明顯較第一批個體小,也還沒看到舞動求偶的行為

這次的照片先作個記錄

雌魚

2001, 7/11 再更新一些新拍的照片
這次魚的發色就稍微穩定一些些了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Fundulopanchax filamentosus














Fundulopanchax filamentosus
國內的中文名稱是絲絨琴尾鱂,因為成熟雄魚尾鰭上下兩端的鰭條會拉出成絲狀而得名
絲絨琴尾鱂最早在西元1913年即被發現,在當時尚無正式學名的情況下,將牠稱為「The steel blue Fundulus」,意即「身上閃著金屬藍的底棲鱂」
一直到西元1933年才由Meinken H.正式描述命名為Fundulopanchax filamentosus

絲絨琴尾鱂在底棲鱂屬當中屬於小型的種類,雄魚體長約5.5公分;雌魚較小,約4公分
繁殖上,牠們適用泥炭土作為產卵介質,筆者的經驗裡毛線束是行不通的

FIL是我滿喜歡的一隻魚
數年前,FIL還算滿常見的;但這幾年卻沒在市面上見過
除了水族品系外,幾個地方型品系像是Ouidah、Ikeja等,在國外的將魚市場裡都算常見

最近趕著拍雜誌稿用的彩虹魚照片,手上也沒有FIL了
所以拿一些舊照片出來懷舊一下

水族品系的亞成魚,鰭都還沒拉得很漂亮














稍微大一點的














母魚














我以前還有養過Ouidah地方型的,但鰭型表現不好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Chromaphyosemion bivittatum "Mundemba"

Chromaphyosemion bivittatum "Mundemba"


BIV個人覺得是二線將屬(Chromaphyosemion)裡比較容易跟BIT和其他同屬將魚分辨的
牠的特徵包括身體具顯眼的藍色光澤、不成對鰭末端為橘黃色、尾鰭基部有紅棕色塊斑
早期,BIT與BIV在外型上難以分辨,這其實有一段故事的:
BIV(bivittatm)這個名字最早被成立用來為具有體側「二線」的將魚命名
後來,BIT(bitaeniatum)這個名字被又提出,但當時BIT與BIV所指的魚無法從外觀上進行區份
因此BIT被認為是BIV的同種異名
至於BIV本身,又被發現在不同分佈地那些同樣具有「二線」特徵、應該是BIV的魚,彼此之間在外觀上似乎又有些不同
因此又有許多其他名字被提出,例如multicolor, splendopleur, loennbergi…等等
不過,經過1980-1990間對二線將屬魚種的重新檢視與分類
早期有些被認為是同種異名的魚種被提升為獨立種、有些則把分類重置
關於詳情,我寫在下一期Aquazoo的將魚系列文章中,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一翻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再拍 Chroma. splendopleure "Mbonge"

去年拍了這隻魚的亞成魚放在這裡
後來可惜並未順利留種,朋友那也僅剩一隻亞成公魚
被我捉來養了好一陣子之後拍了些照片
即然沒辦法續種,那就藉照片來勉懷一下啦

比起上次拍的,這隻公魚明顯成熟許多,體色、鰭型、鰭色也成熟許多